1 國際標準刊號(ISSN)的結構及基本特征
國際標準刊號等效采用ISO 3297《文獻工作--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其一般格式為:ISSNXXXXXXXX,即國際標準刊號由8位數字(兩段4位數字,中間以“-”相連)組成[2]。其中前7位數字為單純的數字序號,無任何特殊含義,最后一位為計算機校驗位。
2 國內統一刊號(CN)的結構及基本特征
CN號是以GB2659《世界各國和地區名稱代碼》所規定的中國國別代碼“CN”為識別標志,由字母“CN”和6位數字的報刊登記號和分類號組成。
CN為中國的國名代碼,報刊登記號的前2位數字為地區代碼,后4位數字為地區連續出版物的序號,期刊的序號從1000至5999。
分類號與刊號用“/”隔開,期刊的分類法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版)》的基本大類劃分。其中,醫藥、衛生類期刊的分類號為R。
地區號是按照GB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所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代號給出的,見表1。
表1 GB 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省份 代碼
北京11
上海31
湖北42
云南53
天津12
江蘇32
湖南43
西藏54
河北13
浙江33
廣東44
陜西61
山西14
安徽34
廣西45
甘肅62
內蒙15
福建35
海南46
青海63
遼寧21
江西36
重慶50
寧夏64
吉林22
山東37
四川51
新疆65
黑龍江23
河南41
貴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