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師的研究沒有直接聯系,或者他們的論著并不是學界的代表作,學生卻千方百計要引上幾段,有些引證的內容就是大白話,誰都會說,甚至連導師論著中的"俗話說…"都引上了。這種阿諛的風氣應當制止。做導師的,發現論文出現這種問題,應主動刪
發表論文需要多少費用:(論文發表)_2222_{論文}33師的研究沒有直接聯系,或者他們的論著并不是學 界的代表作,學生卻千方百計要引上幾段,有些引證的內容就是大白話,誰都會說,甚至連導師論著中的"俗話說… "都
引上了。這種阿諛的風氣應當制止。做導師的,發現論文出現這種問題,應主動刪除牽強引證自己的內容,批評學生的這種做法。當然,如果確實自己的論述是學界某一派的代表性觀點,倒是應鼓勵學生參加討論,從中學會如何做學問。
關于非正常引證的動機是復雜的,上面談的是較普遍的一
種。
既然談到這個問題, 這里不妨把 F. 索恩 ( Thome) 歸納的六種非正常引證的情況臚列如下:
一一-為阿諛某人引用; 一一-以自詡為目的引用;
一為相互吹捧而帶有偏見的引用; 一一為支持某一觀點牽強的引用;
一一為維護某一學術研究派別利益的不正常引用;
' 因迫千某種壓力的引用[l。]
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這類非正常引用不可能反映與研究對象的真實聯系,最終影響論文分析結果的客觀性,沽污學術研究。
九、寫作中缺少"敵情觀念“
這里的"敵清“當然不是指真的敵人,而是指可能對論文 的漏洞提出間題的專家們。
沒有這種防范意識,寫作時只考慮 有利千自己觀點的一面,有意無意地回避不利于自己觀點的材 料,這就種下了答辯時遭遇詰問的種子。碩士論文與一般文章 不同,最后是要通過答辯的。經驗豐富、比學生掌握材料多得 多的評委們,常常一眼就看出了作者回避的東西,會提出針鋒 相對的問題, 搞得學生答辯中很是狼狽c 碩士論文的作者一定要有一種特殊的"敵情觀念",即每論述一個問題,自己多想 想,別人會就這個問題給我挑什么毛?如果每一個問題在寫 作時都這樣自我提出問題,文章就會論證得較“圓",逼著自 已治學嚴謹些,這實際上是一件好事。
注釋:
[ 1] 參見丁學東《文獻計量學基礎》,北 京大學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三章 從形成選題到設計框架
沒有寫過碩士論文的研究生,事先感受一下論文從形成選 題到設計寫作框架,有一種辦法可以間接做到,這就是看幾份 對同一篇論文初稿、二稿到三稿的評閱意見。

這比講述相對空 泛的道理,可能會更生動而清晰地展現一篇論文的形成過程。 這里,我選了兩篇保存較為完整的系列評語,對初次寫作碩士 論文的作者來說,可以就此感受到學生和導師共同商討論文的 情形。
實例 評語 l
這是對一篇碩士論文從考慮選題到看最后一稿的系列意見。其中具體討論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體會 一下如何
95%的人還看了:
逐漸形成論文的選題和搭起論文的框架、論文架 構的大體模式,如何緊緊圍繞已經確定的主題找尋資料和 進行論證,如仵應對評委們可能提出的問題,等等。此外, 細心的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初次寫作碩士論文時常見的錯誤 和偏差,有些是小毛病,但很可能會影到論文的通過。
不算最初較長時間對材料的搜集,僅從考慮、確定選 題,到基本完成此論文,歷時五個月。
SH:
你的論文初稿我仔細看了一遍,顯然你打算通過引介法國
學者巴哈的“地理新聞學”,構架一篇以地理新聞學為內容的 碩士論文。但是從現在的第一稿看,你自己的觀點不清晰,巴 哈的觀點摘引太多,以致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二。還有,引證的 東西和你想說明什么,有些對不上。不知你讀過《讀書》雜志 上的文章沒有,即使是書評,也不能這樣寫,況且這是碩士論 文。要借書評(評某本書只是個引子)論證自己的觀點,對書 中的思想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巴哈的原文直譯,有些不好 讓人懂,要讓該書為自己的論證服務。
我仔細地看了你翻譯的巴哈的那本書的部分譯文,看來他講的問題涉及面相當廣泛,其中第二部分第一章(關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不知是否是全文,如果就那么點東西,就要另 外考慮論文的寫作形式。
對巴哈研究方法的評價要慎重,因為毛澤東在《矛盾論》 第一節中把根據外部地理、氣候原因分析問題作為“形而上學”的唯心論的典型作了批判,這在老一代人的印象里是很深 的。我的想法是,把從地理(包括人文地理,但巴哈把人文地 理又歸結為自然地理造成的,說得絕對了)角度考察大眾傳播,作為全面考察媒介的一個補充視角,強調本論文的主題, 是對主流研究作一側面的補充說明,這樣人們會感到有些新鮮,又不會懷疑這個視角。而對主要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決 定媒介情況這一我們傳統的認識,要首先肯定,然后說明這不
是本文的要點。凡是巴哈講的與我們傳統的說法不一致的地 方,引證中都要暫時回避,只采用你需要的論點。最后再設一 節,批評他論點中的“唯心主義”,但不要采用大批判的方式, 用商榷的方式。
發表論文需要多少費用:(論文發表)_2222_{論文}33不要對巴哈的思路作全面的肯定或否定,只說 他提供了考慮問題的一個值得注意的視角,而這個視角正是我 們長期以來所忽視的。
這樣一來,我感到文章的結構要重新考慮,建議如下。
題目:從自然、人文、經濟地理看大眾媒介的分布與發展
-從雅克巴哈《 》談起
一、緒章。先點明主題:大眾媒介的分布與發展,與生產 力、生產關系、政治斗爭、
95%的人還看了:
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有較大關系, 我們已經給予很大的關注,但是很少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經濟地理的視角考察對媒介分布和發展的影響,雖然這不是決 定性的因素,但常常制約著媒介的進一步發展。
發表論文需要多少費用:(論文發表)_2222_{論文}33在統籌考慮媒 介的分布和發展時,有必要也從地理角度分析問題,這樣,展 現在我們面前的會有另一番圖景,可以開拓我們的思路。
法國學者巴哈 (介紹他的簡歷、社會評價、這本著作
講到的這些考察角度)等等C
本文的目的,通過借鑒巴哈提供的視角,考察世界媒介的分布和發展與三種地理(自然、經濟、人文地理)的關系,進而分析我國因不同的地理原因造成的媒介分布狀況,提出一些發展我們不同地理地區媒介的建議。
二、自然地理對媒介分布和發展的影響。用你自己的語言表述巴哈的一些觀點,然后把他用其觀點分析世界各地情況的 東西(加上你自己了解的情況),作為你自己的分析來說明他
的觀點, 展示一幅這樣的世界地圖。這是第一部分C
第二部分,繼而分析中國自然地理造成的媒介分布和發展 的差異(這需要找點資料,新聞年鑒之類,貧困地區,特別是 山區媒介缺乏的情況,需要下些工夫),提出幾點在這種情況 下發展媒介的意見。
三、人文地理對媒介分布和發展的影響。第一部分結構同 上,這里講的是各地各國的文化傳統(習俗、宗教、生活模式,例如《嫁到黑非洲》一書里講的家族一起生活的特點、觀 念等等)對媒介分布和發展的影響。
第二部分,繼而講中國…, 不過這里的“人文”是指各地小的地方不同的觀念、生活模式,例如廣東人吃早茶看報 紙,北方就沒有;東北人有貓冬的習慣,南方人就沒有;城里 人與衣村人的生活特點也有不同,城里人上班匆匆,農村人的 時間觀念沒有那么強,這都可以視為人文地理造成的媒介接受 特點。然后也是幾點意見。
四、經濟地理對媒介分布和發展的影響。這里可以重點講 講南北綜合國力、技術的差異造成的媒介結構的差異,方法同 上,也是先世界后中國。
五、對巴哈著作中一些觀點的批評。先肯定他提出了一些新鮮的研究視角,然后說,也許是他對自己熱衷的專業太上心了,千是出現了地理決定一切的傾向,當然不是處處顯示出來,有時也強調了各種因素。其他問題,再挑幾個說說。
六、結語。呼應開頭,強調我國幅員廣闊,地理復雜,在 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媒介既需要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又要考 慮不同的自然、人文、經濟地理對媒介發展的制約,有步驟地、因地制宜地發展富有各地特色的媒介和媒介文化。
Tag:
論文(2525)發展(347)分布(5)地理(18)媒介(6)
點此返回欄目查看更多>>>論文寫作發表技巧